跳到主要內容

新竹~北埔老街~天水堂~北埔慈天宮~一品擂茶客家菜~民歌擂茶

2017 NOV 12看完柿餅、綠綠的落羽松…..直奔北埔老街開吃!人好多啊!!完全不像通化街、饒河街….白天根本沒啥人遊蕩,好啦!算它們是夜市。
北埔老街在清朝時曾是北埔最熱鬧的商業中心,現今短短200公尺老街就有7座古蹟,古蹟密集度為全台灣之冠。舉凡台閩一級古蹟金廣福、姜家天水堂、姜阿新故宅,還有三級古蹟慈天宮,走幾步就能見著








國家第一級古蹟天水堂
天水稱後號來自大陸甘肅省通渭縣天水郡,姜氏家族起源於天水郡,源遠追流不忘本旋以為堂號。天水堂建於清道光12(1834),為北埔街上最大的民宅,為姜氏家族的代表性公聽所在地。竹企的創辦人姜振驤即出生於此,是1895電影描述中抗日英雄姜紹祖的兒子。老宅不僅具現代化排水與武裝防範措施,精緻雕樑畫壁更是藝術之佳作。因姜家後裔仍居民於古宅之內,故並不開放參觀。


北埔慈天宮
建於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目前是屬於台灣三級古蹟文化資產。主祀觀世音菩薩、副祀三官大帝奉於左側,三山國王奉於右側。原本姜秀鑾僅從大陸惠州請來觀世音菩薩奉祀,然而,北埔居民眾多並無法滿足所有居民之需求。因此,迎來三官大帝(嘉應洲信仰)、三山國王(潮州信仰),加上早年渡台險兮媽祖保佑了海上平安,因此遠至北港分香請媽祖到慈天宮坐鎮。其中也意味出,不管是惠州族群,嘉應州族群及潮州族群都可以在本地融合發展,在信仰的分佈與排列之中就顯現出族群融合特色之端倪。集合了「儒釋道」三教之信仰合祀在一起,在國內這種配祀狀況實屬罕見。




整條街看不到大型的連鎖商店進駐,保持著一股純樸的氣息,到老街一定要品嚐以客家為主的美食。我們選定人滿為患的一品擂茶客家菜,只有特定桌菜能選,方便廚師煮大鍋菜。我最愛那辣炒客家粄條,超Q彈。
客家人勤儉刻苦,平時省吃儉用,只在年節與朔望祭拜祖先神明,或是婚喪喜慶宴客才會宰殺牲畜。為了不浪費食材,極講究妥善運用牲畜之各個部位作成佳餚。演變至今,已形成「四炆四炒」的八道宴客標準菜色。所謂的「炆」,是指大鍋烹煮、持久保溫。典型的「四炆」係指酸菜(或鹹菜)炆豬肚、炆爌肉、排骨炆菜頭、肥湯炆筍乾四道菜;而典型的「四炒」係指客家炒肉(又稱客家小炒)、豬腸炒薑絲、鴨血(亦有用豬肚者)炒韭菜、豬肺鳳梨炒木耳(俗稱鹹酸甜)四道菜。








吃飽後,必去擂茶! 全台灣的擂茶起源故鄉就在北埔,台灣光復後1946年,姜阿新設永光茶葉公司,年產量超過200萬公斤,產量與品質都傲視全台灣。當時北埔紅茶(Hoppo Black Tea)是世界名震中外的佳品。只是於1965年之後外銷受阻後而平淡下來,才逐漸凋零與落沒,如今北埔膨風茶威風再起也是另一項茶葉奇蹟。












客家擂茶源於北宋的中原地區(現河南省固始一帶),南宋詩中有「漸近中原語音好,見客擂蔴旋點茶」句。客家擂茶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,客家人更把擂茶帶到了台灣。擂茶是把茶葉、芝麻、花生等原料混合乾擂研磨成粉後,搗爛成糊狀,沖開水和勻,再加上炒米、紅豆…. 搭配麻糬與點心享用喝口茶還真不容易啊!!選民歌擂茶,當然也想聽民歌,可惜老闆落跑不在~~~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東歐21日(7)~德國~波茨坦Potsdam-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 *世界文化遺產

2002    SEP 20   波茨坦是一個人口不多卻非常美麗的城市,室內有將近 30 座大大小小的皇宮。最有名的無憂宮,亦是德國最美麗的皇宮之一。 199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列入原因為:「無憂宮的宮殿與公園,可視為普魯士的凡爾賽宮」。  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國凡爾賽宮所建。宮名取自法文的「無憂」或「莫愁」。整個王宮及園林面積為 90 公頃   ,因建於一個沙丘上,故又稱「沙丘上的宮殿」。 是十八世紀德國建築洛可可式藝術的精華,也是腓特烈大帝留給後人印象深刻的建築。 宮殿正殿中部為半圓球形頂,兩翼為長條錐脊建築。殿正中為圓廳。瑰麗的首相廳,天花板上裝潢富有想象力,四壁鑲金,光彩奪目。室內多用壁畫和明鏡裝飾,輝煌璀璨。宮殿前有平行的弓形 6 級台階   ,兩側和周圍由翠綠叢林烘托   。宮殿前有噴泉,正對著大殿門廊。此噴泉採用圓形花瓣石雕,四周有「火」、「水」、「土」   、「氣」 4 個圓形花壇陪襯   ,花壇內塑有神像,尤以維納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,形象生動。 據說整個宮內有 1000 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。宫殿东侧还有珍藏 124  幅名画的画廊   ,這些繪畫多為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、荷蘭畫家的名作。畫廊寬敞明亮,每逢佳節,這裡都舉辦音樂會。 宮殿背後的半圓形雙迴廊柱由  88  根柱子組成,靈感則來自於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。 花園內有一座六角涼亭,採用中國傳統的碧綠筒瓦   、金黃色柱   、傘狀蓋頂   、落地圓柱結構   ,被稱為「中國茶亭」。亭內桌椅完全仿造東方式樣製造,亭前矗立著中國式香鼎。 忘憂宮公園內最具有故事性的建築,就是是北方這座風車磨坊。有一次腓特烈威廉一世登上無憂宮遠眺美景,視線卻被緊挨宮殿的一座磨坊擋住了。於是派人前去與磨坊主協商,希望能夠買下這座磨坊。豈料磨坊主人堅決地拒絕了皇帝的請求,理由竟然是:磨坊是祖先留下的,不想賣!就這樣她成了最牛釘子戶。威廉一世皇帝龍顏震怒,立即派警員把磨坊給拆了。想不到磨坊主人居然就在當地一紙訴狀把皇帝告上了地方法庭,判決結果居然是:威廉一世擅用王權,拆毀由私人擁有的房屋,違犯了帝國憲法,應...

菲律賓(6)~聖地牙哥古堡Fort Santiago-「菲律賓國父」黎剎-古堡水牢

2005 Jul 22 聖地牙哥古堡,最初於 1571 年由本地人建成,曾是木頭圍成的城寨,作為防禦工事。 16 世紀 西班牙 人侵佔菲律賓後,將其改造成石城,作為基地使用。後來它又成了囚禁和處決重要政治犯之地。二戰時,又被日軍佔領,從而遭到美軍炮轟。如今成為菲律賓的一道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跡景點。 於 1778 年,石堡被整修。自此,城牆達到 10 米厚,牆上設有塔樓和炮台架,牆外又有護城河帕西格河 Pasig River。 此後一段時間,石堡成為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監獄,用以關押和處決重要政治犯。 1896 年,「菲律賓國父」 黎剎 就被關押在此, 12 月 30 日遭到處決。 黎剎( 1861-1896 ),祖籍福建泉州,常被華僑稱為 柯黎薩 。是一名 眼科 醫生 ,精通包括 英 、 法 、 德 、 拉丁 、 閩南語 以及 官話 等 22 種 語言 ,並在文理各方多才多藝,除醫學外,還懂得繪畫、雕刻、哲學和歷史等。從年輕時就開始從事 西班牙 統治下的改革工作,曾在 1882 年至 1892 年旅居 歐洲 ,出版曝露西班牙統治弊端叢生的小說,成為宣傳運動的領袖,發表了針對改革的文章、 雜誌 和 詩歌 。他同時也是 菲律賓共濟會 成員。 1942 年, 日軍 佔領了石堡,將其作為軍隊基地和集中營使用,並且利用古堡裡的水牢,當河水漲潮,人被淹死在裏面,不費子彈便能處決囚徒。不少菲律賓抗日愛國人士就死在這裏。於 1945 年,在 馬尼拉戰役 中,美軍轟炸石堡,使其遭到嚴重破壞,但美軍也在攻打 5 天後成功奪回石堡。據說,當美軍打開古堡裏的水牢,裏邊有六百餘具屍體。

羅德島~美國面積最小的一個州~19世紀億萬別墅-聽濤山莊The Breakers

2002 MAY 01 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 (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)是美國面積最小的一個州,全名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,由於名稱過長簡稱為羅德島( Rhode Island ),是美國州名最長的一州。由於羅德島州的名字上有個「島」字,許多人都誤解本州是個獨立島嶼,事實上羅德島州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在美國本土。因該島形勢類似希臘愛琴海口外的羅德島,便被改名為羅德島。 海岸線長達 650 公里,全州有十分之一的區域被海水覆蓋,終年少巨浪、無大風,又有許多適宜船艇下錨停泊的港灣,不僅被冠以 “ 海洋之州 ”(The Ocean State) 的別稱 , 還被民間輿論封為全世界的遊艇之都和美國的夏天避暑之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