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 Jul 22聖地牙哥古堡,最初於1571年由本地人建成,曾是木頭圍成的城寨,作為防禦工事。16世紀西班牙人侵佔菲律賓後,將其改造成石城,作為基地使用。後來它又成了囚禁和處決重要政治犯之地。二戰時,又被日軍佔領,從而遭到美軍炮轟。如今成為菲律賓的一道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跡景點。
於1778年,石堡被整修。自此,城牆達到10米厚,牆上設有塔樓和炮台架,牆外又有護城河帕西格河Pasig River。
此後一段時間,石堡成為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監獄,用以關押和處決重要政治犯。1896年,「菲律賓國父」黎剎就被關押在此,12月30日遭到處決。
黎剎(1861-1896),祖籍福建泉州,常被華僑稱為柯黎薩。是一名眼科醫生,精通包括英、法、德、拉丁、閩南語以及官話等22種語言,並在文理各方多才多藝,除醫學外,還懂得繪畫、雕刻、哲學和歷史等。從年輕時就開始從事西班牙統治下的改革工作,曾在1882年至1892年旅居歐洲,出版曝露西班牙統治弊端叢生的小說,成為宣傳運動的領袖,發表了針對改革的文章、雜誌和詩歌。他同時也是菲律賓共濟會成員。
1942年,日軍佔領了石堡,將其作為軍隊基地和集中營使用,並且利用古堡裡的水牢,當河水漲潮,人被淹死在裏面,不費子彈便能處決囚徒。不少菲律賓抗日愛國人士就死在這裏。於1945年,在馬尼拉戰役中,美軍轟炸石堡,使其遭到嚴重破壞,但美軍也在攻打5天後成功奪回石堡。據說,當美軍打開古堡裏的水牢,裏邊有六百餘具屍體。
留言
張貼留言